fbpx

Citrix:用技術拉近“數位差距”,為員工賦能,決勝數位新常態

人工智慧、自動化、“未來的工作”(Future of Work)已經是我們討論了太多次的話題,但企業和員工要面對的究竟是什麼?如果說自動化不會威脅到人類的工作,那麼我們能夠獲得哪些新的工作機會,需要培養哪些新的技能?隨著零工經濟的興起,企業和員工的關係會發生怎樣的改變?如何以更理性的態度來面對人工智慧和自動化對職場的衝擊?

Citrix Work 2035報告中的資料表明,隨著技術的進步,企業和員工對自己未來職位及其安全性的看法存在著很大的差距,我們稱之為“數位差距”。目前,這種“數位差距”還在不斷擴大。

如何解決這一數字差距問題?在制定戰略之前,首先要瞭解企業和員工願景在哪些方面分歧最大。在Work 2035報告中,受訪者的觀點為制定戰略打下了基礎。

01 人工智慧有助於提高工作效率

企業認為,技術和人工智慧將極大地提高工作效率,員工卻不以為然。89%的業務領導預計到2035年,人工智慧數位工作場所將提高員工的工作效率,但只有55%的員工持相同看法。

大多數企業管理層認為,到2035年,技術和人工智慧將使員工的工作效率至少提高一倍,但只有39%的員工同意這一觀點。人們對AI恐慌的主要原因是害怕AI取代自己的工作。但事實上,AI並不會單純取代勞動力,而是通過技術來提升人們的工作效率。

AI可以接替重複性高的一些勞動力工作,從而讓人類在其它領域能發揮更大的價值,就像在互聯網時代,電子郵箱和應用程式這些互聯網產品一樣。

AI技術不僅可以為人們的工作提供更明智的建議,還可以代替人類去一些比較危險的工作場所執行任務。因此,企業應該讓員工充分認識到技術對員工未來工作的積極作用。

02 臨時員工可以取代無期限員工

數位技術正在改變未來的工作形態,引領這一趨勢的當屬線上工作平臺的崛起, 零工經濟發展速度不容小覷。

傳統朝九晚五的工作正逐漸失去原有的吸引力,工作的獨立性更加受到關注。有專家認為,現在的經濟狀況允許人們通過兼職方式來生存,比如在創業平臺兼職、開小型公司做臨時業務、承接外包工作等。儘管目前從事“零工經濟”的人與全職工作人數相比還比較少,但這種能夠確保工作靈活性和適應性的就業形式越來越普遍,成為不可忽視的趨勢。

在零工經濟是否會影響全職就業理念方面,企業和員工的看法大相徑庭。大多數(81%)企業管理層認為,到2035年,自由職業者不會影響到傳統的全職就業方式,合約、按需工作人員和自由職業者(即有期限聘用人員)不會超過五分之一。而幾乎三分之二的員工(64%)認為,到2035年,大多數高價值的專業員工將是自由職業者。

管理者應傾聽員工擔心被取代的焦慮,並積極制定能夠安撫員工的策略。

03 員工們希望通過技術實現自我提升

企業管理層更相信人機協同將成為未來工作場所的常態。超過三分之二的業務領導認為,到2035年,可穿戴技術將得到應用,皮膚下植入晶片將提高員工的工作效率,但只有不到一半的員工這麼想。

然而員工比領導更願意接受這項技術。超過一半的員工(57%)有意願進行晶片植入,但前提條件是他們確信晶片是安全的,並能提高自己的績效,而業務領導的這一比例為31%。

只要瞭解了自己的職位及其風險,員工就會坦然面對未來。而管理層應讓員工確信,科技將激發出人類才有的創造力和聰明才智。

因此,自動化和人工智慧的發展普及對管理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們需要引導員工去接納這種變革,毫無恐懼地擁抱新技術,去證明機器的普及並不會使人類陷入失業。在這個過程中,很大程度需要依靠企業培訓和內部的重新調整來解決,同時採用創新的數位技術優化工作環境,提升工作體驗。

04 人工智慧將催生出新職位

大多數管理層(70%)認為,到2035年,將為人類設置人工智慧培訓師、高級資料科學家和隱私管理人員等新職位,企業將設置類似人工智慧管理部和網路犯罪應急部等職能部門。但只有少數員工(33%)同意這一觀點。儘管員工們相信他們當前的職位會發生演變,或者出現新職位,但他們擔心被取代。

注重員工培訓並提高員工技能,通過在員工資料用途和使用限制等方面保持透明來解決數字隱私問題,就可以主動解決數字差距問題。

05 管理團隊可能被人工智慧取代

員工更相信管理團隊將部分或完全被技術所取代。三分之一的員工預測,2035年,管理團隊將被技術所取代,而大多數業務領導(74%)預測,只有部分最高管理層會被替代。

通過展示同理心和願景(人工智慧所不具備的特質),讓員工們看到他們的作用,這一點仍然非常重要。但管理者也不應該沾沾自喜;人與技術的協同必然會把某些執行功能“分擔”給人工智慧。

06 用技術為員工賦能

從Work 2035報告的調查結果看出,管理者和員工對未來工作的設想存在嚴重分歧。企業希望能高效利用好技術,而員工則擔心人工智慧是他們的直接競爭對手。

企業應描繪一幅充滿希望的願景,讓員工們知道,技術是能夠給工作增添價值的。他們應採用可提高工作效率的技術來重新設計工作場所,還必須滿足員工大幅提高技能和自我提升等需求。

回看2020年,未來的工作幾乎可以在一夜之間被顛覆。敢於直面現在的挑戰,利用先進的技術為員工賦能,增強他們的適應力和創新能力, 企業才能在未來獲得蓬勃發展。

發表迴響

Powered by WordPress.com.

Up ↑

%d 位部落客按了讚: